軍中大帳內,劉景坐於主位,與他同席的是同為太守的桓彝,諸葛亮、徐庶、賴恭以賓客的身份,坐於左右,而於征作為侍衛,則持戟按劍,侍立其後。
劉景麾下眾將,分成兩列,劉宗、蔡升等原從十餘人,居右,甘寧、馮習等新附十餘人,居左,雙方相對而坐,涇渭分明。
諸葛亮、徐庶、甘寧、魏延、霍峻、高翔、馮習……縱然站在漢末三國歷史的角度來看,也絕對稱得上人才濟濟了。
還有黃忠,可惜他現在傷勢未愈,當日他身中五箭,創傷極重,幾乎殞命,也就是黃忠身體素質絕佳,換成一般人,早就一命嗚呼了。然而即便黃忠身體素質絕佳,要想完全康復,至少也需要一年半載才行。
黃忠雖未表態歸順,但劉景心裡卻極有把握,他對黃忠有救命之恩,又常慰問關懷,後者縱然是鐵石心腸,也要乖乖就範。
劉景已經知道祝阿死於黃忠之手,此事目前僅他和褚方二人知曉,連黃忠自己都不清楚,曾殺過一個叫祝阿的人。
祝阿雖是劉景的人,卻也算不得親信,兩人大抵是互相利用的關係,劉景借其斂財,祝阿則借其權勢,雙方各取所需。因此在劉景心裡的地位,祝阿根本不能與黃忠這等猛將相比。
鑑於祝阿和劉祝、蔡升、劉宗皆關係密切,此事一旦泄露必會引起極大風波,因此劉景暗示褚方隱瞞實情,將祝阿的死推到劉磐頭上,總算消除了隱患。
劉景目光瞥向褚方、蔡升,開口道:「《兵法》云:『知己知彼,百戰不貽。』子平、宏超,你們與交州軍鏖戰累月,對交州軍的情況想必早已是瞭然於胸,不如為我等介紹一番。」
蔡升與褚方相視一眼,起身道:「好,那我就和劉君及諸位說一說,張津麾下交州軍不過一萬七八千人,這一個多月來,圍攻泉陵甚急,士卒死傷無慮三四千,如今兵力不及我方之半……」
褚方補充道:「交州軍不僅兵力遠遜於我方,鎧甲亦少,據我觀察,交州軍士卒披甲僅兩成上下,且多是犀、牛皮甲。」
劉景對此倒是絲毫不覺意外,交州本就屬於蠻荒之地,冶鐵技術落後,必然缺少鐵鎧。
酃縣之戰前,劉景水步軍不滿兩萬,擁有鐵鎧五千餘領,皮甲一千餘領,披甲率超三成,其中鐵鎧小半來自去年大破蔡瑁水軍時所獲,其餘則是鍾水、平陽冶坊、耒陽鐵官累年所造。
劉表治下南陽、章陵、南郡、江夏諸郡皆產鐵,南陽、章陵更是以冶鐵聞於海內,經過劉表十年生聚,荊州南征軍步騎兵披甲率達到了四成,足有萬餘領。
可惜大部分為洪水所沒,不過俗話說得好「破船還有三千釘」,劉景軍殲滅荊州水軍,攻陷營地,前後獲襦鎧五千餘領。
如此一來,劉景軍擁有的鐵鎧數直接翻了一倍,超過萬領。放眼整個天下,能夠擁有萬領鐵鎧的勢力,一隻手就能數過來。
此次南下,劉景麾下水步軍兩萬五千餘人,鎧甲七千領,桓彝桂陽郡兵三千人,鎧甲千領,加上褚方、蔡升、習珍麾下之兵,計有戰士三萬,鎧甲萬領。
如此強大的實力,對上兵少甲缺的交州軍,豈有不勝之理?
劉景之所以拖到現在才出兵南下,就是為了盡一切可能提高己方勝算,從而畢其功於一役。
劉景看了下方的區雄一眼,心中想起一事,繼而問蔡升、褚方道:「對了,宏超、子平,區景那邊有沒有消息傳回?」
「沒有。」蔡升、褚方搖頭道。
區雄臉上不禁露出尷尬之色,招攬族兄區景,乃是他向劉景主動提出的,他自認頗有幾分把握,沒想到族兄區景卻對他的招攬漠然置之,視而不見,讓他在劉景和眾將面前出了個大糗。
「在下未能說動從兄,有負劉君信任……」區雄離開席位,伏地拜道,其身高雖僅有六尺六寸,聲音卻十分渾厚有力。
劉景笑著擺了擺手,安慰區雄道:「元伯無需在意,令從兄區景乃是張津麾下大將,深得張津信任,拒絕招攬並不奇怪。」
區雄臉色陰沉,斬釘截鐵地道:「古人云:『人臣各為其主』,在下異日與從兄戰場相遇,絕不會顧及親情,因私廢公。」
劉景嘆道:「手足相殘,終為世間憾事,讓我於心何忍?」
區雄沉聲道:「大丈夫效命與人,自身尚不足惜,何況手足?!」
「壯哉。」劉景拊手贊道。
眾將聞其言,或讚嘆、或鄙夷、或唏噓……態度不一。
接下來,蔡升、褚方二人你一言我一語,繼續向眾人介紹交州軍的情況,尤其著重提到張津麾下存在著大量的烏滸人。
烏滸又稱烏武,其等世居交州,乃是百越的後裔,相比於已經半開化的荊蠻,他們更加質野不馴,最能體現他們兇惡的地方,是他們有著吃人的習俗。
這一駭人聽聞的習俗傳承自其等祖先百越,越人篤信鬼神,俗以獵獲的人頭祭祀,《墨子·魯問》曰:「楚之南,有啖人之國。」楚之南,即嶺南百越之地,也就是如今的交州地界。《楚辭·招魂》亦云:「魂兮歸來,南方不可止些,雕題黑齒,得人肉以祀,以其骨為醢些。」
至今一部分烏滸人仍保留著吃人的傳統。不過張津麾下的烏滸人,應該不是兇惡的生番,其等首領、渠帥等上位者,或許比荊蠻漢化還深,因此不太可能會吃人,劉景只當做趣聞聽聽。
會議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,才宣告結束,日落前,蔡升告別劉景及眾人,乘輕舟,下深水,大搖大擺返回泉陵,簡直視交州軍如無物。而今劉景軍大艦密布湘、深之間,交州軍只有輕舟小船,自然無力與之對抗。
次日,劉景與諸葛亮、徐庶等人,來到深水東岸的東山,登高眺望交州軍營壘,以窺虛實。
一連數日,皆是如此。